为什么中国盛产“巨婴”?看完这个理论,你就懂了
熊孩子?我们不喜欢。
而巨婴,那是比熊孩子还讨厌的存在!!!
——鹿妈
文 | 卓绝
来源 | 钱某某(ID: qianmoumou2018)
近来看了部动画小短片《巨婴》。
很讽刺,很压抑,但也很真实。
男主是个大号“巨婴”。
赤裸着半身,大喊一句“妈”,然后,妈妈就帮他把衣服穿上。
剃胡须也让妈妈动手。
吃饭全靠妈妈喂,“巨婴”只负责打游戏。
而爸爸呢,除了负责掏钱,好像屋内一切都与他无关。
不幸的是,有天爸爸遇上车祸,死了。
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倒下了。
没多久,家里陷入窘境。
妈妈不得已开始变卖家具,以维持“巨婴”的日常需求。
这时“巨婴”在电视上看到一个VR产品,便大喊一句:“妈,给我买这个!”
但这一次,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一刹那,画面突然跳到了十几年前。
巨婴还不是巨婴,只是个小小孩。
一看到电视里有新玩意,手一指,叫一声“妈妈”,然后,妈妈就绝对满足他。
不管多贵,也不管是否合理。
那时候的爸爸还是一样,从来都只负责掏钱。
可是,十几年一过,爸爸走了,但小小孩,还是“小小孩”。
“巨婴”因为没买到VR新产品,便把遥控一摔,表示非常生气。
这时,妈妈哼起了童谣,希望依然能用这种方式安抚儿子情绪。
但“巨婴”的反应可想而知。
妈妈叹了口气,将手嵌入自己体内,然后,掏出血淋淋的肾脏,送到儿子面前。
“巨婴”一看,大喜,立刻拿去换钱找乐子。
可没多久,肾换来的钱,也给败光了。
他摸了摸咕隆咕隆的肚子,想喊妈妈,却发现,妈妈早已咽气。
他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,也没找到能填肚子的东西。
最终,“巨婴”不堪饥饿的折磨,扒开妈妈伤口,重新钻回她的肚子,再次成为一个婴儿。
这真个是脑洞大开的作品。
它赤裸裸地呈现出一现象:溺爱,既毁孩子,也毁自己。
不过,我今天不是来跟大家讨论“溺爱”对不对。
毕竟“溺爱”已是人人喊打的教育方式。
问题在于,既然都知道溺爱不好,为什么还有很多父母对此趋之若鹜?
一言蔽之:“溺爱”这玩意,它是父母的心理需求,而不是孩子的成长需要。
其实每个人潜意识里,都住着一个“内在小孩”。
父母在真实世界里如何对待孩子,基本上取决于“内在小孩”向外的投射。
如果一个妈妈的“内在小孩”是丰盛的,充满爱的,那她自然就会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,并且给予。
如果这个“内在小孩”是缺爱的,在某些方面相当匮乏,那她就会把这个“匮乏部分”,全然投射给真实世界的孩子。
举个例子。
比如你小时候经常被虐待,被忽视,这种不幸的童年,就形成了你“内在的缺爱小孩”。
后来,你当了妈妈。
你看见孩子就有一种付出欲,恨不得什么都帮他完成,感觉怎么爱都不够——也就是所谓的“溺爱”。
你会有一种强烈的牺牲感:天呐,我真是一个伟大的妈妈!
其实呢,都是为了满足自己“内在的缺爱小孩”罢了。
李雪分享过她的童年经历。
小时候,妈妈很溺爱她。
当然,这是亲戚邻居说的,并非她的真实感受。
因为那时,她每次想自己洗衣服,妈妈就来一句:“你洗不干净还浪费水,还是我给你一起洗了吧。”
一起去超市购物,她明明挑得差不多了,妈妈又一股脑塞给她一堆昂贵的零食。
妈妈生病了,她试着关心,结果得到的回应是:“没事,学习第一,你看书去吧。”
可要是她真看书去了,妈妈又会唠叨一句:“还真是个白眼狼。”
后来李雪发现,其实妈妈内心极度缺爱,所以才会通过牺牲自己,来过度满足女儿。
而这种一味地付出,也在间接地满足妈妈“内在的缺爱小孩”。
至于孩子的真实体验?
只有束缚,没有爱。
被溺爱的孩子,和不被爱的孩子,其实本质都一样——没有得到真正的爱。
我们觉得被溺爱一定是件很幸福的事。
其实不然。
它只是父母们的游戏——孤独的自我牺牲。
孩子被这种“假爱”吞没后,会偏向两个极端。
一个是成为“家庭吸血鬼”。
比如文初那个巨婴。
其实任何孩子,都会天然的渴望自由意志,以及精神独立。
但他妈妈不希望他拥有这一点。
妈妈意识层面可能会悲伤,但潜意识里声音就是:宝宝不能离开我,这样我就永远付出,永远享受伟大的牺牲感了!
最终,孩子连基本的意志都没有形成,自然做事无定力,当吸血鬼也不知廉耻。
另一个是被溺爱控制,活成了“爱恨纠结体”。
其实更多的人,都成为了这种。
任何爱都是功利性的。
溺爱就更别说了,它暗藏的终极目的,就是为了控制孩子,按父母意愿行事。
比如逼婚逼生,比如什么事都插一手。
而孩子,大都选择服从——毕竟父母付出这么多,实在太内疚了。
这一点,妈宝男就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他们口头禅是:“我妈养我多不容易啊!你就不能孝顺她一点吗?”
其实呢,妈宝男内心非常痛苦。
他既爱妈妈又恨妈妈。
爱,大都源于愧疚。
恨,是因为妈妈的控制,以及他渴望自由而不得。
你说,“溺爱”这东西,是不是很毁人?
曾奇峰也写过一个事。
一个妈妈追着孩子喂饭。
曾奇峰说:“孩子这么大,不用妈妈喂了。”
“我孩子挑食,我不喂啊,真怕他饿坏了。”
“放心,要是哪个物种连饿了都不知道吃东西,早灭绝了。”
几经劝说,这妈妈决定试一试。
果然,不到一个月,孩子不但能自己吃饭,还不挑食,什么都尝尝,有一种终于解放的感觉。
而这时,妈妈反而流露出一丝焦虑,总觉不妥。
看,这就是在玩“自己满足自己”的牺牲游戏。
沉浸在这种伟大的牺牲感里,自然无法看见孩子对独立意志的渴望。
而父母想走出“自己满足自己”这个困境,最直接的办法,就是向外观察,以及向内觉知。
向外观察:孩子的真实需求是什么?他想要什么样的成长体验?
还是李雪那句话,爱,是如他所是,而非如你所愿。
向内觉知:拿自己的童年,与孩子的现在做比较,问自己,我究竟是在满足谁?买一大堆玩具,倒底是“我”想要,还是孩子想要?
只有区分出这些,你才能真正看见一个孩子的所思所感。
而看见,是一切真爱的前提。
*来源:卓绝,95后的年龄,85后的经历,75后的觉悟。一个有六块腹肌,也有一腔才华的文字工作者。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公号钱某某,ID:qianmoumou2018。
亲爱的,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,就把我们“设为星标”★吧!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!
育儿先育己,长按下方图片
识别二维码,关注女儿派
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